新闻资讯

公安部道研究中心:虚假宣传自动驾驶可面临2年以下刑期

4月18日消息,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交通言究社”日前发文,提醒驾驶人警惕“高阶智驾”陷阱,并称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脱手脱眼”=玩命。

近期,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关注讨论。文章称,究其原因,部分驾驶人对辅助驾驶的认知不到位,误以为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做出玩手机、睡觉、聊天、吃东西等危险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6个等级。其中,0-2级为辅助驾驶,系统辅助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驾驶主体仍为驾驶人;3-5级为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代替人类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当功能激活时,驾驶主体是系统。

“交通言究社”文章称,从部分车企官网或新闻发布会信息可知,尽管相关车企智能驾驶系统命名存在差异,但均突出“辅助”属性,技术特征均属于中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规定的2级标准,尚未取得3级及以上等级认证。

这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其一,感知算法在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尚未突破技术瓶颈;其二,车企基于法律风险防控考虑,主动将功能标注为2级,以维系驾驶人作为责任主体的法律定位;其三,中国正在推进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目前尚未有3级自动驾驶汽车获得准入许可。

上述文章称,当前国内主流量产车辆所搭载的辅助驾驶系统尚处于0-2级,属于“人机共驾”的辅助驾驶范畴。如果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手脱眼”,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因此,即使车辆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驾驶人也要全程保持驾驶位值守,实时监控路况。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称,根据《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若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虚构、夸大辅助驾驶功能(如将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 “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虚假宣传行为处以广告费用5-1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若虚假宣传造成严重后果(如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可对责任人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此外,部分电商平台上销售的“辅助驾驶作弊装置”,俗称“智驾神器”,通过物理配重、强磁吸附等技术手段,刻意欺骗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使其误判驾驶人处于正常监管状态,从而实现长时间脱离方向盘和视线的违规操作。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消解了智能驾驶安全冗余设计,更将驾驶人与其他交通参与者共同置于重大风险之中。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智驾神器”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干扰车辆安全监测系统),若造成严重后果(如交通事故致人伤亡),生产者和销售者可能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销售金额50%至2倍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如多人伤亡),刑期可至5年以上有期徒刑,罚金同上。

若“智驾神器”的设备设计或宣传直接诱导驾驶人脱离监管(如 “解放双手”“免接管”),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可能被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更高可判处死刑。

  • “近距离”看特朗普唱独角戏!各国官员发现玄机:力量天平不再倒向美方
  • 【独家】公费水痘疫苗现历史最低价,一年内价格已腰斩
  • 鞍钢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炳宇调任中铝集团副总经理
  •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原副主任王连成被开除党籍
  • 今年首个流感疫苗招标公布,每支仅需10元
  • 软银接近敲定向OpenAI投资400亿美元,将超微软成其最大股东
  • 国联民生:5月7日将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 精准一码精准确,科技助力未来生活
  • 百雀羚携手李昀锐,开启东方美学“活力”之旅
  • 山西10岁男孩遭生母和继父殴打遇害,案件庭审延期
  • 朝中社发表评论文章,谴责美军部署B1-B轰炸机至日本
  • 东航物流营收创十年新高!但增收不增利,成本控制堪忧
  • 一周新车盘点 | 五菱宏光MINI EV 新增四门车型 星纪元ES增程版开启预售
  • 经济日报:美离间国际关系注定徒劳无功
  • 中汽协: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杜绝过度营销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