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100天,特朗普干翻了美国

作者 |  远游

编辑 | 阿树

" 美式咖啡 " 改名 " 加拿大咖啡 "。 *** 美国产品, *** Netflix 和 Disney。取消赴美旅行计划。卖掉美国房产,放弃美国国籍 ……

过去一段时间,美国和加拿大这一对 " 模范邻居 " 的关系急转直下。随着特朗普对全世界无差别舞动关税大棒,还声称要把加拿大变成 " 第 51 个联邦州 ",加拿大的反美情绪就爆发了。

*** 美国不是加拿大独有现象。远在欧洲,美国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的销量断崖式下跌。法国人号召停止购买可口可乐。在德国,64% 的民众希望尽可能避免购买美国产品。在丹麦,大量用户退订 Netflix,转向北欧本土流媒体平台 Viaplay。

在丹麦,大量用户退订 Netflix,转向北欧本土流媒体平台 Viaplay/ 图源:Viaplay

特朗普上台才 100 天,美国不仅没有变得伟大,其商品、服务、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全世界成了 " 过街老鼠 ",曾经亲密无间的盟友,纷纷举起了 *** 的大旗。

自冷战以来,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 · 奈教授提出美国除了要靠军事和经济 " 硬实力 ",还要用 " 软实力 " 让全世界 " 折服 ":让世界艳羡的科研能力,多年标榜的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乃至输出到世界各地的美式流行文化。

当特朗普抡起大棒对全世界一通暴击,美国的形象轰然坍塌,苦心经营大半个世纪的软实力,也开始蒸发了。

" 阻止特朗普大联盟 "

裂隙其实早就出现在有着特殊关系的 " 好兄弟 " ——英国身上。社交媒体上,英国人呼吁取消原定 9 月的特朗普访英之约。一些组织宣称,如果特朗普真的到访英国,将会组织一场声势浩大的 *** *** 活动。

英国人对特朗普的厌恶,早已有迹可循。

" 特朗普身上缺少那些英国传统文化上珍惜的特质。譬如,他没有品位、没有魅力、没有冷静、没有信誉、没有同情心、没有机智、没有热情、没有智慧、没有细腻、没有敏感、没有自知之明、没有谦逊、没有荣誉感、没有优雅。"

这是英国作家 Nate White 若干年前发布的批判特朗普个人特质的文章。如今,这篇文章在英国又获得了新的关注。文章与其说批判了特朗普的个人形象, 不如说是抒发了一定数量的英国人对特朗普代表的那个美国的真实看法。

特朗普 / 图源:新华社

这篇在 5 年前写成的文章,仿佛如有先见之明那样,描述了当下特朗普第二任期下的美国:一个霸凌者。而更坏的是,当面对更强大的人," 他又会突然变成一个畏缩的跟班。"

YouGov 的民调显示,特朗普在英国民众的支持率只有 16%,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外国领导人排名榜中位列 20。另外一个英国民调机构 "More in Common",在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的一项调查显示,有 3/5 的英国受访者对特朗普不抱好感。

受访人群对特朗普使用最多的形容词分别是 " 蠢蛋 "" 危险 "" 搞笑 " 和 " 自恋 "。

YouGov 的民调显示,特朗普在英国民众的支持率只有 16%,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外国领导人排名榜中位列 20/ 图源:YouGov

作为跟美国有着 " 特殊关系 " 的传统盟友,英国人面对这位 " 注定会给对手出阴招 " 的 " 无赖总统 ",又不得不抱着 " 捏着鼻子 " 的态度,与之共处。

特朗普上任后,英国首相斯塔默是最早一批前往白宫的外国领导人,还递交一封英王查尔斯的信,邀请美国成为英联邦的准成员。特朗普也掩盖不住对英国王室的 " 奇怪崇敬 "(strange reverence for royalty),还在社交媒体上大声 " 示爱 ":" 我爱查尔斯国王。(加入英联邦的提议)听起来不错!"

当地时间 2025 年 2 月 27 日,英国首相斯塔默与特朗普在白宫会晤,特朗普手里拿着英国国王查尔斯的信

特朗普已经不是之一次对英国进行元首级别的国事访问了。在他的之一个任期内,接待他的还是伊丽莎白二世,在全世界仍然对特朗普充满新鲜感的背景下,当时的国事访问还算是顺利的。

但到了第二个任期,英国民众对特朗普的再次访问感到不满。这种不满,不仅来自特朗普对乌克兰问题的处理,还有特朗普试图影响英国国内选举,更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特朗普的内政也感到不满,他们汇集成一个名为 " 阻止特朗普大联盟 " 的组织,企图给特朗普的访英之旅一点颜色瞧瞧。

在全世界范围内,让特朗普走到哪都 " 不好过 " 的景象,已经开始在很多国家蔓延。

越亲密,越霸凌

美国的名声和信誉,在亲密盟友中崩塌,英国不是单独的个案。

根据民调公司 Ipsos 在 4 月 15 日的调查,在 29 个国家中,认为 " 美国对世界事务总体上有积极作用 " 的受访者,从半年前的 59% 下降到 46%。相比之下,中国首次在同样一份报告中超越美国,成为受访者认为的 " 积极作用 " 更高的国家。

有意思的是,在这 29 个受访国家中,对美国印象最糟糕的国家,反而是过去美国最亲密的盟友。那些认为美国 " 对世界事务总体上有积极作用 " 人数少于 40% 门槛的国家,分别是英国、意大利、爱尔兰、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典、荷兰和加拿大。

随着对美国看法的下降,人们对中国、沙特 *** 和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所扮演角色的看法变得更加积极 / 图源:Ipsos

这 " 多亏 " 了特朗普奇特的对外作风:与美国的关系越亲密,遭受的霸凌行为就越没有底线。

比如,近在咫尺的加拿大,从贸易到能源,再到防空系统,几乎与美国一体化,却被特朗普多次称作 " 第 51 个联邦州 ",惹起加拿大人的反感,甚至引发了史无前例的反美热潮。

两国举行冰球赛事前,美国国歌的演奏,遭遇了加拿大观众的喝倒彩;美国多种品牌的酒类和零食,在加拿大超市被下架;" 买加拿大货 " 成为了该国社交媒体的热词。

当地时间 2025 年 2 月 20 日,美国波士顿,加拿大球迷在 NHL 名人堂成员鲍比 · 奥尔雕像旁嘲弄美国球迷,准备参加四国对抗赛的冠军冰球比赛 / 图源:视觉中国

根据加拿大《国民邮报》的调查数据,相比 2024 年,加拿大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下降了 20%,只有 1/3 的加拿大人对美国依然抱有好感,是 25 年来的历史更低点。

如何反击前者的霸凌行为,面对美国展示 " 竞争性强硬 ",成了加拿大大选期间政党争取支持者的焦点。原本在民调中大幅度落后于对手的自由党,因新任党魁马克 · 卡尼对美国展示强硬姿态,掰回了劣势。

" 加拿大永远不会变成美国的一部分!" 卡尼赢得自由党党魁选举后,之一次以准总理身份这样喊话。

" 他们是大熔炉,我们是马赛克!"

" 在美国,医保是一门大生意;在加拿大,这是基本权益!"

" 我们不要美国那种校园枪击案!"

" 美国人想要拿到我们的水资源,我们的能源,我们的土地。想想吧,如果他们成功了,他们会摧毁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 MAGA 眼中," 能做美国人应该羡慕才对 ",如果是过去,这的确说得通。毕竟,特朗普上台前,每年有十多万加拿大人移居美国。更不用说,每到冬天,那些被称为 " 雪鸟族 " 的加拿大人,一窝蜂南下美国过冬。而他们如今却纷纷抛售在美国的房产。

加拿大人纷纷抛售在美国的房产,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 " 凤凰城 " 的公寓

佛罗里达州一位地产经纪人说,目前她挂牌出售 35 处房产,有 30 处是加拿大人所有,但却没有一个加拿大买家来求购。这是过去 12 年从未有过的情况。

也就是说,美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世界极具吸引力的招牌,在自家后院出现了垮塌迹象。

" 软实力 " 是军事和经济之外的手段,借助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等力量,去 " 说服 " 另外一个国家跟随自己的意志。当今的美国,在特朗普的领导下,对 " 软实力 " 毫无兴趣,而是诉诸 *** 裸的霸凌,为达目的,逼迫邻国向自己臣服,不再强调共同价值纽带和共同利益,凡事都要进行 " 交易 "。包括乌克兰的生死存亡和整个欧洲盟友的安危议题,已经不能通过价值观打动特朗普,而是必须通过 " 交易 " 来保障。

特朗普这种 " 交易性 "(transactional)的外交准绳,生动演绎了一个笑面相迎而后又漫天要价的 " 推销员 "。如此狰狞的新面目,其实早已暗藏在美国社会文化的深处。

" 蛇油推销员 "

" 美国充满各种漂亮的小镇和正直的人们,而儿子们,他们都认识我。整个新英格兰的上上下下,都认识我。当我养大你们的时候,那些最精英的人们,也将为你们打开大门。这是因为,我有朋友。我可以把车停在新英格兰的任何街道上,而警察会像看护自己的车那样看护它。"

美国作家阿瑟 · 米勒的剧作《推销员之死》中,作为销售员的男主角威利,一辈子习惯于以讨好换取人际关系网,自认为成功人士的他,向儿子们勾勒出一幅让人羡慕的 " 美国梦 "。他以出色的交际能力,闻名于整个新英格兰。可不幸的是,随着时间过去,他的生活逐渐失控,还出现了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与情境闪现(flashback)等一系列精神症状,他不断失去顾客和交易,也失去了长途驾驶的能力,最终黯然自杀。

《推销员之死》剧照

阿瑟 · 米勒描述出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中产家庭的破落悲剧,也道破 " 美国梦 " 背后的空虚,更重要的是,他借助推销员这个形象,点出了美国社会文化的真面目。

开朗而热衷于 " 自来熟 " 的美国中产白人,一开口就是彩虹屁的美式校园文化,各种让看客耳目一新的消费商品文化 …… 不得不说,美式文化有着极强的 " 讨好性 "。然而,归根到底,这种 " 讨好 " 的行为背后,还是双方要达成买卖和交易。

可以说,在美式文化的资本主义语境下,一切的彩虹屁背后,几乎都是为了交易。一杯美式咖啡承载着各种沉重的环保道德议题,但要享受这杯让你感到道德安慰的咖啡,你就得付出比市价更高昂的费用。

特朗普和支持者们

只是,来到特朗普这一任 " 推销员 ",那一套传统的推销话术,已经难以自圆其说了,或者说,已经没有号召力了,就像阿瑟 · 米勒笔下,那位年迈的威利,终究无法在 *** 中等来他臆想中的交易。

如今这位白宫主人,常年被政敌讥讽为 " 蛇油推销员 "(snake oil sale *** an)。在美国的都市传说中," 蛇油推销员 " 指的是高价售卖假药或者价值很低的保健品,通过一套肤浅的骗术,去骗取缺乏医学常识的人群。这种骗子的基本话术是,一个药方就能包治百病,所有问题只需要采用他的 *** ,就能迎刃而解。

而作为 " 蛇油推销员 ",特朗普在竞选第二任期时,的确许下很多今天看来让人捧腹的诺言:美国股市会继续腾飞," 胜利一个接一个多得让人厌倦 ",俄乌战争会在 " 一天之内解决 "……

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19 日,人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门前参加 *** 活动 / 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外界一看就不大可能的诺言,毫无意外地,未能实现,但特朗普却多次大言不惭地辩护,拙劣地为自己打圆场。这样一个 " 蛇油推销员 ",放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沦为笑柄。

但作为一国总统,特朗普不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而是手中掌握核按钮的 " 三军大统领 "。面对各国,自己那一套 " 蛇油推销术 " 失灵时,特朗普接下来能做的,只能是讹诈、施压,挥动关税大棒,乃至展示军事压力。

在全球化逐渐退潮的今天,美国选民们已经不大热衷再推选奥巴马或者克林顿那样的 " 好好先生 "。放下 " 软实力 " 的面具,在世人面前搞 *** 裸的威胁和恫吓,成为了美国当下的新面貌。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 ***

-END-

  • 13地试点逝者银行账户“跨行查询”,暂未试点地区用户可否到试点地区查询?银行人员释疑
  • “橄榄吕”在春天亮相,UGG春夏新品焕发“高能引力”|是日美好事物
  • 震荡中小幅收涨,日内几次起落,影响因素太多(哪些?),这油价表现有些挣扎
  •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
  • 和评理|美国搭经济全球化便车享受巨额服务贸易顺差
  • 全国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在沪签 推动算法公开 逐步取消“超时扣罚”
  • 中国游戏在俄罗斯获得爆发式增长
  • 新加坡选情渐热:播客、短视频各显神通,总理反对身份政治
  • 整合升华现行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将首次亮相
  • 变脸!星光股份(605199)业绩由盈转亏,恐面临股民索赔
  • 劲嘉股份2024年营收降27.6% 归母净利润降39.2%
  • 经济日报金观平:充分发挥增量政策的经济牵引力
  • 美兰空港遭瑞银减持30.5万股 每股作价约9.77港元
  • 青岛银行: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16.42%
  • 阜博集团王扬斌:掘金AIGC时代的创意产业
  • 关键词: